禪藝講座心得 – 再續一場身心靈的饗宴

2021 年 7 月 28 日

文:劉紋宏

禪藝講座心得 – 再續一場身心靈的饗宴

2021 年 7 月 28 日

文:劉紋宏

禪藝講座第三場「生活、聲音與身影」在中山堂台北書院舉行,那是初冬略帶寒意的晚上,在古色古香、文藝氣息迷漫的講堂裡,循著 弘聖師父上人的闡述,融入那一張張畫作影像中,彷彿時光倒轉,回到不同年代的時空場景,順著聖者的足跡,希望尋得返回自性原鄉的路途!

講座結束走出中山堂時,迎來的是一陣陣寒風,但心是靜而身是暖的,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回程途中,內心企盼著下一場講座的到來!

當在一覺元本部看到「藝‧外系列」禪藝講座海報時,這才憶起離上次講座,已經三年多了,這段期間發生好多事情,尤其近一年多來全球疫情蔓延,情況嚴峻,世人深陷恐慌之中,值此時刻,這場講座的到來,真的是意義非凡,彌足珍貴!第一眼看到「藝‧外系列」禪藝講座海報時,即被海報的設計所吸引,海報是以 師父上人的畫作《白夜》為主要元素,極簡的設計風格,讓人有種想要回歸的觸動,而令人喜出望外的是,這次活動不只是講座,也同時展覽了 師父上人畫作真跡,格外讓人期待!也感謝一覺元學會的用心!

認識 師父上人的時候,是在寧靜園期間,當時牆面上即有一張 師父上人的畫作~《靈山水》系列之〈臥定〉,一開始只是認為那是一幅抽象畫,因為任末學如何想像,都看不出畫作所要呈現的意涵。後來藉由幾場禪藝講座中 師父上人的闡述及解析,才逐漸瞭解 師父上人的畫作已超越圖像的形塑與色彩的堆砌,那是一種無我境界與清淨能量的涵融,觀賞者的心越是清淨越能從畫中領受到美好境界,感應不可思議;其中又含藏著不可思議的正能量,有緣接觸,虛心容受,便能相應,作用難以言喻!

這些年在一覺元的道場中,不乏有機緣觀賞到 師父上人的一些畫作,但是卻未曾觀賞過 師父上人的畫作以主題式系列性的展覽,能在圍繞畫作真跡的環境中,再續禪藝講座的祥和美好的學習氛圍,如此難得機緣,令人對這場開幕講座萬分期待!小女當時剛好已從外地請調回高雄,所以也邀她一起參加這場殊勝的活動,原本預期她會有些猶豫,沒想到她一口就答應了,欣喜之餘便更加祈求能夠報上有限的名額了!

學會開放電話報名的那天,起了個早,在佛堂拜佛之後,就靜待著報名時刻的到來,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為了一項活動報名如此慎重的!準時在八點開始打電話,很幸運地在打了第五次就接通電話,並且順利完成報名,掛斷電話時,難掩心中的興奮而喝采起來!

末學是台南市出生長大的,但是出社會之後遷居高雄,漸漸地反而對故鄉府城有種疏離感,當天抵達這次活動會場~「藏風藝文空間」時,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熟悉的是國中時曾有一段期間在那附近補習,而陌生的是竟然從不知道在那巷弄之中隱藏了這麼一處藝術空間。快到時,遠遠就看到負責接待的師兄姐們在烈日下引導著前來的師兄姐們,完成報到之後,師兄姐們在等待入場時,輕聲地彼此問候寒暄,宛如家人相聚,對於能親臨現場參加,大家難掩興奮之情,個個洋溢喜悅笑容,感恩 師父上人讓我們有如此溫馨的學法大家庭!

活動一開始,小光師兄以一首他的創作曲~超越BEYOND,闡述他人生中的超越以及表達對 師父上人的感恩。小光師兄的吉他彈奏與慧玲老師的鋼琴伴奏,襯托著他真誠流露的歌聲,讓這首「超越」聽來格外有味道,跟著 師父上人學法的小光師兄,在在處處都令人感受到他不斷在「超越」!

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在四周盡是 師父上人畫作的空間裡,大家時而靜默、時而感動、時而微笑、甚至忘情的開懷大笑,沉浸在 師父上人親切而幽默的闡述中,一切塵世的煩憂盡掃而去,彷彿來到一個寧靜祥和的時空。戶外廟會的暄鬧聲依舊一陣一陣,但卻絲毫不影響這場內進行的一切,偶然傳來的鞭炮聲,聽來竟似讚嘆喝采之聲,彷彿也在禮讚這一場殊勝的講座!

師父上人講述他是如何進入繪畫領域、如何從繪畫中體悟生命解脫真理、畫作不可思議的能量作用從何而來,也說明了現場展示的畫作之創作緣起,最後以《白夜》系列中的〈終須一別〉當作壓軸,期勉學子人生終須一別,要早作準備!師父上人以他此生的歷程,為我們演繹了佛法的精髓,許多經歷的過程,從 師父上人口中道來是那般地雲淡風清,可是設身處地想,若是主角換成末學自己,絕對連一件事都應對不了的!一位從未學過畫的小學生,聽父親說要去考美術班,二話不說,就去考美術班,光這麼一件事自己就做不到了,因為「不敢」、「不願」、「沒興趣」…一堆的自我想法與堅持;而對 師父上人而言,那只是件天經地義的事,因為對父母就是「孝順」!佛法的基礎是孝道、是師道,我們讀了也背了,卻總是不知怎麼做才對,因為我們還是一堆「我」的想法,而 師父上人是直接就做到了,因為「無我」!

一般藝術家作畫,無不是在絞盡腦汁,想要如何表達自己想法,如何去迎合觀賞者的感官喜好;師父上人卻告訴我們,他作畫沒有自己想法,繪畫是舉外明內的工具,歷程中是在不斷地打掉妄念,探索回歸的路。

師父上人毫無保留地把其中的要訣告訴我們:「所以你在繪畫的時候同時在檢測自己,第一個是反躬自省,我怎麼老是我我我,我老是要出風頭,我老是非得要怎麼不可…,這是最初階,剛跟你們講的,在真正修行,這不是修行,這是改個性,這是修行的前方便,如果你沒有達到修行,那這又叫修行,所以名詞是相對的,這個不必執著。你在卸除的時候,第二階段就是什麼?你會發現你沒有執著了,你沒有分別,對啊!你會發現你也沒有所謂非得要什麼不可,你也沒有什麼看不慣的人事物,都沒有!那這時候怎麼辦?可是你又發現極細微的心波,心的波動,極細微、極細微,那個是你平常都感覺不到的,就像那個湖面極度的平靜像一面鏡子,它顯映出來的山河大地是絕對清晰的,我們現在就是大風大浪,所以我們根本不認為有那美好的山河在旁邊,因為大風大浪嘛,這個過程就是你把大風大浪越來越靜,變成中波浪,中波浪你微微看得到破碎的山河大地,對不對?又靜下來,你是一個微波浪,對不對?微微的波浪,你看到微微破碎的山河大地,你極度平靜無波浪,你看到的是真相,所以那一個真相,就是你的能量本源!」

師父上人希望我們瞭解並學習這樣的正確理路,把它用在我們每個人自己的人生場域,去創造每個人自己幸福美好的人生。

整場講座,師父上人字字珠璣,信手拈來無不是智慧,一支畫筆、一張畫板、一件衣服、一盒家當、一句對朋友的承諾,這些從 師父上人口中說出的事事物物,聽似平常,卻又是如此的不平常!

末學曾有機緣親見 師父上人作畫,當時看到 師父上人手持幾乎禿了的畫筆,在畫布上一點一點地賦予色彩與層次,沒有忘情揮灑的姿態跟建構圖像的思索,似乎只是在完成一種畫面上的和諧平衡,過程是那樣自然而不假造作,令人完全無法置信畫作上的浩瀚氣勢,是那樣畫出來的。而 師父上人用來作畫的筆,是從大學時代用到現在,幾近無毛的筆;同樣地,學生時代 師父上人使用一片木箱蓋子來當畫板,那塊木板 師父上人使用到現在,並且改當桌板使用;師父上人當天講座時身上穿的衣服,是大學時候跟同學逛街時買的,那是 師父上人大學第一件買的衣服,穿到現在仍完好如初,之後更是未曾再買過衣服。

師父上人常教導我們要有「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願心,在我們而言是尚待努力的目標,在 師父上人而言,則是本來就是!

講座尾聲,主持人祈請 師父上人元和妙音,沒想到 師父上人加送了我們三首歌,帶給當天現場與線上的來賓與師兄姐們一個意外大驚喜!「地獄五條根」、「祝福」、「FREEDOM」,感恩 師父上人以歌曲對我們期勉及祝福!

整場講座中,師父上人不只一次的期許我們不要僅是關注自己人生問題,而要提升去契入生命的課題,唯有提升自己,依從 師父上人教導,如實奉行,才能真正體會「當一個正常的人,過著正常的生活」是什麼感受!

講座之後,與小女再度進入現場觀賞 師父上人畫作,佇立在每張畫作前,耳邊傳來是 師父上人在講座中的闡述,眼前的每一張畫作,在顏色、筆觸、圖像這些視覺感受之外,多出了許多可以令人提升的元素,放下自己那個「想看出其中有什麼」或「它是什麼形像」的欲求,只是靜靜領受,而一陣陣似電流般的觸動也微微地在身上作用著。在一、二樓走完一趟之後,我跟小女回到《五行》畫作系列前,注視著《五行》每一幅畫中那有如重重宇宙般的深廣無盡,在浩瀚穹蒼中深感自己的微小,而如此渺小的自己卻常生傲慢之心,真是慚愧啊!「謙受益,滿招損」,貢高我慢,法水不入,唯有深切卸除自己的傲慢,才有資格當一位如實的學習者。

五行-木。弘聖靈覺禪師

弘聖靈覺禪師《五行系列》木/油彩/2005/ 162*130cm

在〈木〉這一幅畫作前,女兒突然說:「我喜歡這一幅」,當下末學心一震,想說怎麼這麼巧,自己才想說出口而已,她就搶了先!轉頭跟她說道:「嗯!我也很喜歡這一幅!」。在彼此會心一笑中,我們離開會場,帶著愉悅的心情回到末學台南老家,與家父家母共進晚餐,那真是充實又美好的一天!再續了一場身心靈的豐盛饗宴!

感恩 師父上人

感謝一覺元學會

末學紋宏 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