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聖靈覺禪師
惟 令 眾 生 度 盡
吾 度 方 得 圓 滿
惟 令 眾 生 成 覺
吾 覺 方 稱 真 覺
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工作者
弘聖靈覺禪師,法名 弘聖,字靈覺,號白陽。曾為文建會枋寮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常年以音樂、美術為媒材為人演說,呈現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工作。
除了音樂、繪畫創作外,亦跨足舞台戲劇,並且創作大量的詩詞偈頌,言簡而意涵豐富,弘聖上師本精於書藝,線條奇峻,靈氣深歛,自成一格,藏道於書法墨韻,能量豐沛,見者歡喜。其人、其詩、其書、其樂、其畫、充滿了對眾生的慈悲關懷,含蘊著療癒身心靈的至高能量,展現了高深的佛法修為及藝術高度,印證佛法不妄,提升生命與慧命的不同層次。
搖滾的釋迦行者
從曉戈老師到 弘聖上師,身份多重的 弘聖上師才華洋溢,隨手拈來,展現其多樣的創作全才。1998年 弘聖上師於台北創組樂團,出人意表的,一身儒雅,一頭長髮,俊秀脫俗的 弘聖上師,創組的卻是重金屬搖滾樂團,重口味的音樂型態與儒雅的 弘聖上師合而為一,氣質別具。
撩撥的彈片彷若度世的啟奏,撥響了淨世的弦音。之後於2004年發行《我喜歡這樣唱》專輯,不同於主流市場的詞曲取向,此專輯與眾不同,曖曖內含光,詞意深遠、耐人尋味,字裡行間裹懷天機,初初聽之也許參之不透,一聽再聽,法味無窮。
詩人余光中曾言:「搖滾樂也是一種詩」,而禪師則親身演繹─「搖滾也是一種佛法」,弦外之音,即之也溫!弘聖上師立身於十丈紅塵中,和光同塵溶於渾沌世道,都會是他的試煉所,也是他的弘化場。弘化之路不拘形式,森羅萬象,流行樂也是他淑世的一種介質。
以藝載道、以樂淑世的藝術家
弘聖上師幼習美術,游刃於藝術天地。青少悟道,於繪畫之中了透生命實相,洞悉宇宙真理。其畫意境莫測,內涵高深,承載著豐富的佛法妙義及生活智慧,若能親聆 弘聖上師的禪藝講座,當更能了解「道藝一體」的意涵。尤其畫作當中含藏深鍊的佛法修持及利眾願力,能量充沛,莫之能禦。落筆當下便江山底定,氣神充滿,正是這股柔、暖、諧、和的能量,療癒了無數身心靈的桎梏者。站在畫前靜心領受,身心頓然安定。而 弘聖上師的畫作則體現了他對「藝術」所揭櫫的定義─「如果藝術不具生命的正向昇華,便失去它存在人間的價值意義」。
《元和妙音》──天神共讚的音聲,更是一帖對治身心靈困頓的靈丹妙藥。弘聖上師於1997年初現啼音,應運至今,自性起用,應緣呼頌,隨時隨地,隨順不同的人、事、時、地、物而唱頌不同的音聲曲調,「應病與藥,隨方解縛」聞受者各得所需,皆大歡喜,其殊勝玄妙,非親臨諦聽難以形容。
一襲禪服契袈裟的修行人
修行也許是現代人經常朗朗上口的時尚名詞,但真正懂得正確義理並且奉而行之的卻寥寥無幾,弘聖上師雖示居士相弘世,但持戒森嚴,嚴以律己,身行言教,說到做到,行化自在,內控甚嚴,二六時中無一不在法上,行、住、坐、臥皆是禪。
演示般若智慧於日常,親履實踐戒、定、慧三學,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示教理行果於娑婆,慈悲心懷,念念為蒼生,殷殷勸勉學人「著力今生須了卻,誰能累劫受餘殃」,「今生不將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悲願宏深。
曾云:「惟令眾生度盡,吾度方得圓滿;惟令眾生成覺,吾覺方稱真覺」。
「本質佛教」靈覺教育的真實踐者
弘聖上師應世弘法,不夸夸而談大經大論,而以教學為先,開啟教育風氣以正人心,教導學人正確的方向、理論、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承膺佛陀本懷,倡傳「本質佛教」靈覺教育之真諦。
為免學人踏入學佛誤區,弘聖上師以教導世人破迷開悟為天職,致力「教育」為弘化之根本大法,極力翻轉人心為佛心,弘揚聖賢教育,倡議恢復中華傳統文化,扎根倫理道德,並且以《弟子規》為履踐標準,鼓勵學人做一位謙謙有禮的現代君子,由個人而家庭,逐步淨化社會。
其教學次第:先學做人,再學覺悟的成佛之道,次第漸修並以「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的最高標準勸勉學人,不論做人或修行,應立志高遠,勇猛精進,為達到至高佛道而邁進。
弘聖上師倡議學習《弟子規》也是 弘聖上師的慈悲心懷及深謀遠慮。現今社會的種種亂象,價值觀扭曲,肇因於西潮教育輕禮法而重科技;棄道德而重實利,以致孝道、師道不存,人性暴戾而失敦厚,而佛法雖是解決人生困境的根本大法,卻甚深微妙,知難行易,以現代人之心性及根器,若不先修身養性,難免因不能信受,而生誹謗之心,若因此謗師謗佛,反造罪業,因此 弘聖上師教導先學會「做人」,為學習佛法建立基礎,累積資糧,為將來契入佛道先做準備,進而達到解脫生死、明心見性的圓覺目標。
弘 化
弘聖上師入世弘法,乃應緣而出。2007年於屏東枋寮首啟共修善緣,2008年增立屏東東港法堂。之後為因應眾多之請法者,2009年共修會遷移至高雄,同年應台北學人之祈請,至台北共修會啟講,不疲不厭,風雨無阻至今。
2012年創辦《一覺元》學修中心,各項法務及課程陸續開辦,2015年台中法堂成立,同年為因應國際法務之交流,〈一覺元學會〉正式成立,弘聖上師榮膺第一屆理事長,學友們並恭請 弘聖上師為學會之依止上師,法務呈現欣欣向榮之態。
從善如流、隨緣自適的 弘聖上師,應緣度化不辭天涯海角,行者無疆,何處不道場!
重要個展
2009 屏東縣文化處「覺源體.再顯」個展
2005 「白夜續分-色見還拙」個展演唱會,高雄豆皮藝文咖啡館
2005 「曉戈畫與話展演」,台北32號香料廚房
2004 「白夜」個展,台北 Ogano
2004 「時光魅影」跨領域藝術展演,台北新城市畫廊
2003 「面具」個展,高雄面具文藝咖啡館
2002 「不二」個展,高雄市立圖書館
2001 「淨土預展」個展,台北市仁愛藝廊
2001 「空想花」個展,高雄市花蝶館
1999 「學止」個展,高雄市成功國小
1996 「初發」個展,國立藝術學院
重要聯展
2008 「藝外驚喜」枋寮藝術村五人聯展
2007 糧食庫房藝術團隊「元神氾遊」聯展
2007 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感應道交」藝術家聯展
2007 枋寮藝術村「藝途佈軌」 藝術家聯展
2006 高雄市立美術館與黃志偉先生展出「游離虛實」展
2006 「光」聯展,高雄踐民地下室
2005 「島嶼‧飄移」枋寮藝術村地景裝置藝術展演,屏東‧枋寮
2005 「做醮‧入庫」糧食庫房植入行動展演,屏東‧東港
2004 「硬地」獨立創作大展演唱會,台北華山藝文特區
2004 「生命倉庫」義志文明聯展,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2002 「義志文明」聯展,高雄市花蝶館
2002 「高雄市藝術季聯展」,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2000 「後立體派畫會聯展」,台北國父紀念館
重要經歷
2017/09 | 元和妙音專輯《圓通慈航》 |
2016/09 | 元和妙音專輯《靈台寂照》 |
2015/12/26 | 受「亞洲意識生活藝術交流協會」之邀,於臺北「市長官邸」舉行《禪藝》講座 |
2015/09 | 元和妙音單曲專輯《蓮境妙音》 |
2008/10/27 | 受邀至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與第一社區大學共同主辦課程「靈性的藝術表達與對話」演講。主題:聲音與生命能量 |
2007/03/09 | 屏東中正藝術館舉辦「PEACE.祈禱和平,從心開始」演音會 |
2007/01/22 | 受邀參加法國坎城 MIDEM 國際唱片大展「祈禱和平,從心開始」音樂藝術展演,是40年來我國樂團首度獲邀在主舞台演出 |
2006 | 進駐枋寮藝術村、首張元和妙音專輯《無住》 |
2004 | 《我喜歡這樣唱》首張個人創作專輯 |
2003 | Swingjack 唱片公司 藝術總監 |
重要個展
2009
.屏東縣文化處「覺源體.再顯」個展
2005
.「白夜續分-色見還拙」個展演唱會,高雄豆皮藝文咖啡館
.「曉戈畫與話展演」,台北32號香料廚房
2004
.「白夜」個展,台北 Ogano
.「時光魅影」跨領域藝術展演,台北新城市畫廊
2003
.「面具」個展,高雄面具文藝咖啡館
2002
.「不二」個展,高雄市立圖書館
2001
.「淨土預展」個展,台北市仁愛藝廊
.「空想花」個展,高雄市花蝶館
1999
.「學止」個展,⾼雄市成功國小
1996
.「初發」個展,國立藝術學院
重要聯展
2008
.「藝外驚喜」枋寮藝術村五人聯展
2007
.糧食庫房藝術團隊「元神氾遊」聯展
.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感應道交」藝術家聯展
.枋寮藝術村「藝途佈軌」 藝術家聯展
2006
.高雄市立美術館與黃志偉先生展出「游離虛實」展
.「光」聯展,高雄踐民地下室
2005
.「島嶼‧飄移」枋寮藝術村地景裝置藝術展演,屏東‧枋寮
.「做醮‧入庫」糧食庫房植入行動展演,屏東‧東港
2004
.「硬地」獨立創作大展演唱會,台北華山藝文特區
.「生命倉庫」義志文明聯展,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2002
.「義志文明」聯展,高雄市花蝶館
.「高雄市藝術季聯展」,高雄市立中正⽂化中心
2000
.「後立體派畫會聯展」,台北國⽗紀念館
重要經歷
2017/09
元和妙音專輯《圓通慈航》
2016/09
元和妙音專輯《靈台寂照》
2015/12/26
受「亞洲意識生活藝術交流協會」之邀,於臺北「市長官邸」舉行《禪藝》講座
2015/09
元和妙音單曲專輯《蓮境妙音》
2008/10/27
受邀至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與第一社區大學共同主辦課程「靈性的藝術表達與對話」演講。主題:聲音與生命能量
2007/03/09
屏東中正藝術館舉辦「PEACE.祈禱和平,從心開始」演音會
2007/01/22
受邀參加法國坎城 MIDEM 國際唱片⼤展「祈禱和平,從心開始」音樂藝術展演,是40年來我國樂團首度獲邀在主舞台演出
2006
進駐枋寮藝術村
首張元和妙音專輯《無住》
2004
《我喜歡這樣唱》首張個人創作專輯
2003
Swingjack 唱片公司 藝術總監
殘餘
繪畫是訓練自心的一種手段,反省自我的工具。它不是目的, 而是過程,如渡岸之舟、登高之梯,而目的是淨化生命 、美化人生。
不要去追逐藝術,因為藝術本然是生命的殘餘,讓藝術來跟隨你我吧!
迷、悟
迷者 顧慮自身
悟者
利益眾生
天清常明
聽說來的不必說
蜚短流長捻來悟
任由風來又風去
天清常明了無物